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科协要闻

  • 第十四届“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”终评...
  • 田文出席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
  • 市科协团总支部第九次团员大会顺利召开
  • “推动双创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”专题座...
  • 市科协系统荣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多项荣誉

学会动态

  •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成功举办
  •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2015年理事会议召开
  • 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...
  • 科学健康人医科进草园社区
  • “科学健康人”活动走进华严北里社区

通知公告

  •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成功举办
  •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2015年理事会议召开
  • 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...
  • 科学健康人医科进草园社区
  • “科学健康人”活动走进华严北里社区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2 > 04 > 信息摘要

继发于恶性肿瘤的腹膜后纤维化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

【摘 要】目的探讨继发于恶性肿瘤的腹膜后纤维化(RPF)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。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2年7月-2010年1月住院的RPF患者共106例,以其中继发于恶性肿瘤的RPF8例为研究对象,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,每3个月随访1次。结果 8例恶性RPF中男性5例,女性3例,平均年龄59.6岁。原发肿瘤来源:生殖系统4例,消化系统2例,血液系统及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,其中1例同时患胃癌和膀胱癌。恶性RPF的临床症状与良性者比较并无特异,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和病理特征。恶性RPF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(CT)的特点:通常肿物体积更大,包绕的腹主动脉、下腔静脉可发生背离脊柱方向的移位,输尿管可能发生向外侧移位;肿物边缘多呈结节或分叶状;肿物的中心多偏向髂血管方向。CT还可评价疗效和提示预后。结论恶性RPF临床症状无特异性,但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,有鉴别诊断意义。

相关热词搜索: 腹膜后纤维化 恶性肿瘤 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

上一篇:Rh血型弱D和DEL表型的基因突变分析
下一篇:FGF10及其受体FGFR2 Ⅲb在小鼠肾脏发育中的表达

版权所有 © 基础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   京ICP备07012236号
地址:北京东单三条五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内  邮政编码:100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