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投稿须知
邮箱投稿
在线投稿

科协要闻

  • 第十四届“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”终评...
  • 田文出席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
  • 市科协团总支部第九次团员大会顺利召开
  • “推动双创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”专题座...
  • 市科协系统荣获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多项荣誉

学会动态

  •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成功举办
  •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2015年理事会议召开
  • 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...
  • 科学健康人医科进草园社区
  • “科学健康人”活动走进华严北里社区

通知公告

  • 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成功举办
  •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2015年理事会议召开
  • 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学会召开二届二次理...
  • 科学健康人医科进草园社区
  • “科学健康人”活动走进华严北里社区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学会动态 > 正文

首届京津冀互联网气象减灾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
2015-10-30 13:50:00

    10月26日上午,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、北京气象协会、北京减灾协会承办,以“创新发展理念,气象改变生活——助力城市气象防灾减灾”为主题的“首届京津冀互联网气象减灾创新论坛”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。来自中国气象局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、京津冀三地气象部门、气象学会会员单位、北京减灾协会副会长、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曲晓波、减灾协会理事单位、互联网公司和气象公司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论坛。
    论坛由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朱江主持,朱江在致辞中表示: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气象将全面融合,创新发展方式,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的需求,让气象信息改变生活,享受气象服务带来的品质内涵。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田文到会并致辞,他表示:此次论坛是科协交流学术月中的一项活动,也是呈现互联网+气象+减灾+科普等多个领域的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,同时有利于更好地与互联网、气象、减灾等相关部门开展的防灾减灾活动。同时强调,北京减灾协会作为北京市唯一由副市长任会长的社团组织,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依托北京市气象局,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中做出贡献。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、北京气象学会秘书长王迎春表示,大气科学发展到今天,局地性、突发性天气一直是个难题,这让气象工作者更迫切需要通过科技、网络的技术提升数值预报能力,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、科技创新等社会各界力量把观测数据快速地共享到社会。大数据应用包括实况的应用,要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使预报更精准,并提供全要素“四维”大数据,这是提升气象准确率的重要途径。同时表示,互联网时代提高防灾减灾能力,要动员全社会参与,更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。
    华风集团等5家公司和网站的CEO或首席产品官做了气象防灾减灾与“互联网+”的主题报告,并开展气象与相关行业对话。与会者就互联网加气象、防灾减灾以及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了研讨。
    为了更好地探讨论坛主题,特别设计了三个环节:在主题演讲中邀请到新浪、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高层官员,着重于对互联网公司、气象行业的合作伙伴的信息传递;行业对话中邀请到中国气象局领导、气象公司、保险公司及市政市容委等气象相关行业对话;最后采用大V聊天气方式,让气象大V与公众一起,通过活动,展现公众对气象信息及气象服务的需求。北京市气象台台长、气象新闻发言人“气象桥”(乔林)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影视副首席信欣针对 “为什么北京地区的预报难度大?” 、“为什么天气预报温度总是不准?”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。积极参与本届论坛的官微“气象北京”粉丝们也回答了许多问题。
    本届论坛通过腾讯新闻的玫瑰直播,在腾讯北京的新闻频道中直播会场实况,观众参与非常踊跃。同时北京电视台、北京晚报、新京报、北京科技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。
\

上一篇:2015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
下一篇:北京电子学会2015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

版权所有 © 基础医学与临床编辑部    京ICP备07012236号
地址:北京东单三条五号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内  邮政编码:100005